培养娃的逻辑思维:不为了娃的学业,也为了长大不被人坑死啊!
BRAIN | MIND | THOUGHTS
今天要夸一下自己,我的读者真是自带学霸光环的啊!又收到一篇爱不释手的学霸型投稿(但很好读!),来自忠粉“桃子”。桃子是曾经的全奖留学学霸和跨国企业高管,现在全职妈妈。因为自己的经历,桃子目前最关注的是娃的思维方式培养。
在中国的应试教育里,表面的工作是以机械记忆、重复练习为主的(俗称苦力活)。让学生真正拉开距离的,是背后那隐性的思维方式的差距。每个学霸都有一套比普通娃“好使”的思维机制——它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,就好像叫你讲中文语法一样,很难讲清楚。
桃子说:在我们自己的成长中,一些观念和思维方式经历过刷新,重置,或者是开荒。这个过程并不愉快,虽然结果是好的。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尽量避免这个过程。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开始自己教女儿critical thinking,这篇文章算是一个小结。
壹
网络时代,对于无处不在的杂且乱的信息,我们需要火眼金睛。“国人穿秋裤是老外的阴谋” 这种朋友圈文章你肯定见过,你一定想不明白:怎么就会真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转得不亦乐乎?
固然,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所属的社会环境都是原因的一部分,但更决定性的,是逻辑思维。
不能否认一个事实,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,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:爽——上,不爽——跑,这个逻辑基本就是大脑回路的全部了。
思维这事儿,我们大部分人觉得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,认真反思过的可能有一些,认真学习过的估计很少,课堂也从来不教(古希腊罗马可是语数英一样重要的基础课!)。
可是,逻辑思维在我们学业、生活中很重要:
海外狗们应该有体会,不知道有多少次在写论文和讨论的时候被导师和同学们的思维碾压,说我们逻辑不成立,推导不严密。
更常见点儿:
淘宝到货一打开跟官网上包装不一致,是不是买到假货了?
朋友推荐街上的馆子,到了一看,门对门两家,一家“某某某小吃”,一家“正宗某某某小吃”,哪家是真的?
搜索引擎说世纪绝症已被哈佛大学攻破,张家村玛莉亚圣母医院是国内唯一合作单位,去试试?
是的,今年魏泽西事件出来后,我第一反应是:这完全是一个可以避免的悲剧;第二: 自家娃必须要学会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。
走错了馆子买了假货事小,骗光积蓄丢了小命可事大!
贰
你可能会说,话还说不清楚的娃,教啥思维啊?
请看下面关于机会窗口的表格(来源:新西兰社会发展局)
机会窗口指在大脑对于某些技能可以学到最好的特定年龄段。如果错过了机会窗口的启蒙,直到青春期前都是改善的机会,但是费时费力效果还打折。
技能 | 机会窗口(最佳学习期) | 改善期 | 机会窗口早期建议尝试 |
社交发展 | 0-48个月 | 4岁至青春期 | 避免婴儿长期哭闹 |
情商 | 0-48个月 | 4岁至青春期 | 避免婴儿长期哭闹 |
动作发展 | 0-24个月 | 2岁至青春期 | 在软垫上分散放置玩具,鼓励孩子拿到玩具 |
视力 | 0-24个月 | 2岁至青春期 | 在软垫上分散放置玩具,鼓励孩子拿到玩具 |
思维能力 | 0-48个月 | 4岁至青春期 | 以游戏方式进行,比如通过按下开关,看灯泡发亮或者熄灭,向孩子展示因果关系 |
语言能力 | 0-24个月 | 2-7岁 | 1岁前纸板书最为理想 |
发现没,大部分能力的机会窗口在四岁就关闭了。父母对四岁以下孩子发展需求的反应将决定孩子情感,社交和智力上的发展(其实这跟咱们的“三岁看老”差不多一个意思)。
当小朋友从宝宝椅上一遍又一遍把勺子往地上扔的时候,他已经在探索和学习关于重力(以及妈妈会不会把它捡起来)的因果关系。当他溜进卫生间猛按马桶冲水按钮,拿着遥控器冲着电视机比划,问各种是什么为什么的时候,也是在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。
如果孩子的思维能力持续得到足够的引导和练习,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高。
叁
有个叫Herrnsterin的科学家和他的同事们给400多个学生上了六十节思维课。每节45分钟,内容涵盖假设检验,基本逻辑,评估复杂参数,创造力,决策,以及其他主题。之后让孩子们接受各种任务测试。相比对照组的学生,接受思维课的孩子们在语言理解,创新思维,甚至智商测试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改进。
然后还能怎样?我们来看一位老爷爷。
比尔盖茨给老爷爷写的序里提到,第一次见面就发现“我从来没有见过谁以这样一种清晰的方式来思考业务。”
老爷爷每天70%的工作时间在思考。
老爷爷的思维能力被认为是他聚集大量财富的主要原因。
这位老爷爷,叫沃伦巴菲特。
开玩笑,我家小朋友不大可能成为巴菲特。但这不妨碍我们看看巴菲特当时问比尔盖茨的几个问题:“如果你从头开始构建IBM,会有什么不同?什么是IBM的增长业务?有哪些变化又在哪里?” (那时微软跟IBM有合作)这几个问题要回答好,可能也要穷尽盖茨一生智慧了。
然后巴菲特介绍给盖茨一个“有趣的分析工作。他会选择一年 - 比如说,1970年 - 找到当时市值最高的十个公司。然后他快进到1990年,看看这些公司表现如何”。盖茨认为,和巴菲特一起最有趣的的时候,“是当我们采用别人都有的同样的数据,并想出新颖,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明显的方式重新看待这些数据。我们两个都试着长期为我们各自的公司这样做,而讨论这些见解的时候是特别愉快和激励的。”
这就是俗话说的,通过现象看到本质。这种思维能力叫 critical thinking,中文还没有统一的译名,我个人比较喜欢思辨能力这个名字。
肆
我认识的有思辨能力的人,做过这些事情:
在总理出席的活动准备上当项目各方出现争议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(事发时是在国外)
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并迅速成为业内新星
带领一个国企业绩连年翻番(完全竞争行业,没有垄断资源,大半的员工上班就是喝茶看报,还不能随便开除)
简化的思路是,在复杂/陌生的情况下立马抓出主要矛盾,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库,找出解决方案。
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我们都有过“这家伙怎么能有想出这么妙的想法?”的瞬间。不可否认,思维能力和阅历的确有关,但是思维模式、习惯以及长期练习,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阅历的不足。能回答好谷歌等公司的求职面试古灵精怪问题“曼哈顿一共多少个下水道井盖”的面试者,肯定不是市政修理工。
一方面,我们可以尽可能提升自己的阅历和见识,另一方面我希望教给小朋友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,当他们有机会见识甚至处理自己阅历以外的事情时,不会因为陌生而手足无措,而是能快速识别其中的信息并进行处理。
伍
日常生活中,引导小朋友的思维,我发现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各种分类+比较,最好是基于她已知的信息。
我家娃小A看到工人修剪树叶,问我这是在做什么。我说跟我们剪头发差不多,由此顺带讨论了不同的树冠(发型),树叶(头发)的颜色和长短。
她问饭桌上的盘子是谁做的,我说有公司专门生产的,就像有公司专门生产弟弟的奶粉。然后她自己推导出了有的公司生产灯,有的生产手机,等等。
她问故事书里的人为啥坐马车,我拿弟弟从爬到走做例子,极其粗略的给她回顾了交通工具发展史。
果汁机的工作也被用来类比食物如何变成大便的过程。
最初给她做类比,是为了让她容易理解。但是后来我惊喜的发现,这还让她对于任何未知的概念都理解得特别快。
比如说,小A问地下停车场下面是什么,我试着跟她解释foundation(地基)。几天后她看见我化妆,我说你看这刷子上的也是foundation(粉底),是最下面的一层,然后上面再放别的。又过了几天,她拿起一块乐高底板,突然两眼发亮喊我看,"Foundation!”。
三岁多点的娃能输出这个颇为抽象的概念,当妈的心里是窃喜的。
陆
基于她的年纪,在我收集准备的一堆工具里面,还有很多还用不上。等她再大点,可以引导她识别事实和观点,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,识别常见的推论谬误,等等。
我并不期待她成为巴菲特,但是我期待她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,保持思考的习惯。至少,这能让避开一些从众的坑,或者帮助她在解决问题时找到更好的方案。
我最期待的是,有一天,正正经经的讲道理,我辩不过她。
以上是我家的例子。关于思维的构架,和幼儿思维练习的方法,还有很多内容。很多名词看起来很枯燥,但是转化为平日里和小朋友聊天或游戏的话题后,是非常有趣的事情。
每次跟孩子聊天的时候都感觉我们各自脑袋里亮起来一个个小灯泡,真的是很愉悦的享受。
END
学霸们,料想你们一定有
像桃子一样各出奇招
帮娃训练思维概念的吧
秀一下案例,让大家都来
膜拜一下,如何?
欢迎留言分享 (づ ̄ 3 ̄)づ 么么哒
相关阅读
﹀
|这是DrBing公众号|
【知性逗比,欢迎关注】
﹀
欢迎投稿 bing@go2everland.com
美国博物馆藏品级,Usborne出品,轨道游戏书 .【第二辑】来啦! 500套抢完即止!每本都带一个发条玩具。详情请看这里!
长按下图扫码购买
↙↙↙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